硝黄,可用则用之,可不用则去之,是在临证斟酌耳。各脏腑经脉,皆能动气生火作声,岂必拘定脉络通耳者乃然哉。
壅热生风,犀角散。贯众浓煎一盏半,分三服连进,片时一咯骨自出。
按热入三阴,其表必冷,以阳陷于内,不达于表也。验视,乃织草履者浸红藤根水也。
而所以外泄,则火之所蒸发也。乌梅丸、理中汤万不可用,但用调胃承气,蛔自愈。
曰∶泻因湿热骤盛,火性急速,遽迫水谷暴下,不及蒸为腐败,倾盆而出,肠胃即清,故无胶固垢积。又寒凉药不可久服,致伤脾胃,不救。
腹痛加人参,气虚则不运,不通而痛,故加参以补气。然食而能消、则有火也。